-
【2022年甘肃招商】天津河北区:项目为王驱动高质量发展 全链条服务赋能投资新生态
天津河北区:项目为王驱动高质量发展 全链条服务赋能投资新生态 一、强化 “一把手” 工程,构建项目攻坚体系 天津市河北区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 “生命线”,确立 “主官挂帅、部门协同、全程跟进” 的工作机制。区级领导牵头成立重大项目推进专班,聚焦基础设施、产业升级、民生保障等领域,统筹推进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。针对嘉峪道地道泵站及进出水管线工程、京津冀协同发展智能科技园区设施提升等重点项目,实行 “一个项目、一名专员、一套方案” 的全周期服务模式,通过定期召开调度会、现场办公会等方式,及时协调解决土地审批、资金保障等难点问题,确保项目按节点推进。 二、开展专项行动,破解项目纳统难题 面对前两月新入库项目不足的挑战,河北区启动一季度新项目纳统专项行动。区住建、科技等部门联动组建服务专班,深入走访拟开工项目单位,提供政策解读、手续代办等 “点对点” 服务。以华为天津区域总部项目为例,专班主动对接企业需求,协调解决规划审批、施工许可等前期问题,推动项目快速取得施工许可证并实现开工建设。通过建立项目动态管理台账,实时跟踪项目进展,确保符合条件的项目 “应开尽开、能开快开,应统尽统、应纳尽纳”,有效扭转了项目纳统的被动局面。 三、深化审批改革,提升服务效能 河北区以 “通堵点、解难点” 为目标,对政务办、住建委等审批部门开展专项督查,推动审批流程再造与效率提升。全面推行 “一窗受理、并联审批” 模式,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 1 天,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 40% 以上。同时,建立审批服务 “绿色通道”,对重点项目实行容缺受理、告知承诺制,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跑腿次数。通过引入智能审批系统,实现部分审批事项 “网上办、不见面”,一季度累计为 1045 户次企业提供线上服务,政务服务便利度显著提升。 四、优化营商环境,激发投资活力 河北区坚持 “服务围着项目转” 的理念,建立常态化企业走访机制。区领导带队深入中海 609 项目施工现场,实地调研项目建设进展、企业投资需求及审批效率,现场协调解决用工保障、原材料供应等问题。此外,该区还出台《河北区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》,在税收优惠、租金减免、人才公寓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,吸引华为、腾讯等头部企业落户。通过举办产业推介会、对接会等活动,搭建政企交流平台,一季度累计签约重点项目 12 个,总投资超 50 亿元,形成了 “谋划一批、开工一批、投产一批” 的项目建设良性循环。
2022-05-22
-
【2022年酒泉招商】筑牢数字基建根基 打造开放创新生态
筑牢数字基建根基 打造开放创新生态 一、统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,构建立体化信息网络 黑龙江省以建设 “数字龙江” 为目标,加快推进通信基础设施优化升级。在双千兆全光网建设方面,截至 2022 年末,全省光纤网络覆盖家庭超 1500 万户,千兆宽带用户突破 200 万户;5G 网络建设加速推进,累计建成 5G 基站 3.2 万个,覆盖全省所有县城及重点乡镇。同时,大力推进 IPv6 规模部署,全省主要电信企业 IPv6 流量占比达 35%,居东北地区前列。 在空间信息基础设施领域,黑龙江省着力构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。建设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,建成北斗基准站 120 座,形成覆盖全省的高精度定位服务网络;打造卫星遥感应用中心,累计获取卫星影像数据 50TB,为农业监测、生态保护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撑。此外,加快发展物联感知体系,建设全省统一的物联网管理平台,接入智能水表、燃气表等终端设备超 500 万个,实现感知数据跨层级、跨地区共享。 二、优化算力基础设施供给,培育数字产业新动能 黑龙江省积极创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,依托 “中国云谷” 等产业集聚区,布局建设大型数据中心集群。截至 2022 年,“中国云谷” 已吸引华为、阿里云等企业入驻,数据中心机架数量突破 5 万架,算力供给能力显著提升。同时,在哈尔滨、大庆等城市合理布局边缘计算节点,面向智能制造、智慧医疗等行业提供低时延、高可靠的算力服务,实现 “云网一体”“能算协同” 发展。 在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方面,黑龙江省建设寒带超算中心平台,采用自主可控的芯片和操作系统,可提供每秒 1000 万亿次的计算能力,为气候模拟、生物医药等领域提供定制化服务。同时,打造人工智能超算开放公共服务平台,累计服务企业和科研机构 200 余家,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、制造业等领域的应用落地。 三、深化产业协同创新,营造数字经济生态 黑龙江省围绕数字经济发展,建立 “政产学研用” 协同创新机制。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在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领域取得专利成果 300 余项;引导企业与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50 个。此外,举办 “数字龙江” 高峰论坛、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等活动,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参与,营造开放创新的产业生态。 未来,黑龙江省将继续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,计划到 2025 年,建成 5G 基站 5 万个,数据中心机架数量突破 10 万架,算力规模进入全国前列。同时,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,培育 10 家以上百亿级数字经济龙头企业,打造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高地。
2022-05-22
-
【2022年酒泉招商】天津红桥区:多维服务精准施策 助力企业纾困发展
天津红桥区:多维服务精准施策 助力企业纾困发展 一、聚焦用工需求,构建就业服务体系 天津市红桥区针对企业 “招工难” 问题,创新开展线上招聘服务。一季度累计举办线上招聘会 7 场,吸引参会企业 300 余家,提供岗位 5000 余个,达成就业意向 1471 人。同时,加强见习基地建设,新增市级见习基地 3 家,开放见习岗位 290 个,为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提供实践锻炼机会,帮助企业储备年轻人才。例如,某科技企业通过见习基地招聘技术人员 20 名,缓解了研发团队人力短缺问题。 二、强化人才培育,激发创新活力 红桥区积极推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,指导企业申报资格型人才、博士专项资助等项目。在资格型人才认定方面,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员工提供政策解读、材料审核等 “一站式” 服务,一季度累计认定资格型人才 50 人;在博士专项资助申报中,帮助 3 家企业引进的博士获得每人 10 万元的科研资助,助力企业开展技术攻关。此外,联合高校开展 “订单式” 培训,为企业定制研发管理、智能制造等课程,培训员工 300 余人次,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。 三、落实惠企政策,减轻企业负担 红桥区深入开展减税降费政策宣传,组织税务干部走访企业 200 余家,发放政策手册 5000 余份,确保企业应知尽知、应享尽享。一季度累计为企业减免税费 2000 余万元,其中小微企业享受普惠性减税政策占比达 90%。同时,落实国有房屋租金减免政策,为符合条件的 150 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 300 万元,缓解疫情期间经营压力。 四、优化政务服务,提升办事便利度 红桥区推行 “网上办、不见面” 审批模式,梳理公布 “零跑动” 事项清单,涵盖企业设立、变更、注销等高频服务事项。一季度通过网上办理业务 1045 户次,占业务总量的 80% 以上。在企业开办领域,全面实行登记全程电子化,将企业设立、公章刻制、发票申领等环节整合为 “一窗通办”,办理时间压缩至 1 天,实现 “上午提交材料、下午领取执照”。此外,设立企业服务热线,安排专人解答政策咨询、受理投诉建议,一季度累计接听电话 500 余次,满意度达 98%。
2022-05-22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